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电竞圈的困惑与困惑
电子竞技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混乱过。
在刚刚开幕的第十四届全运会上,电子竞技进入了全运会的正式比赛场馆。
此前,电子竞技于9月8日正式入选亚运会比赛项目。《王者荣耀》、《炉石传说》、《梦幻三国2》、《DOTA2》、《FIFA》、《和平精英》、《英雄联盟》 《传奇》和《街头霸王5》成为2022年亚运会电子竞技比赛的入选游戏。
毫无疑问,这些都意味着电子竞技越来越被主流接受。
但另一方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未成年人每周玩游戏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
“我不知道电子竞技的未来会是什么样,但我希望电子竞技能够越来越接近竞技体育。” 不少电子竞技行业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青少年培训体系中断
对于电子竞技行业来说,防沉迷新规让人措手不及。 尤其是最初形成的青训体系,意外地被打乱。
防沉迷新规出台后,国内各大游戏厂商积极响应。
9月1日,《王者荣耀》职业联赛(KPL)公布最新通知,要求KPL和KA选手必须年满18岁才能参赛。 此前,这一最低年龄限制为 16 岁。
8月31日晚,《英雄联盟》中国职业联赛(LPL)官方宣布,旗下所有赛事将积极响应国家最新防沉迷政策,将对职业选手年龄进行调整。
此前,LPL的最低年龄限制为17岁,其附属联赛LDL中有不少15岁、16岁的未成年选手。
2020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在上海落下帷幕。图/中国新闻图片网
虽然《国家电子竞技竞赛管理办法》规定“参赛运动员必须年满18周岁”,但国内主流电子竞技比赛中未成年人现象不少。
在很多人看来,将电子竞技与青少年联系在一起并不矛盾。 情况确实如此。 在电子竞技领域,存在着大量的年轻人才,而备受业界关注的冠军中,有不少本身就是未成年人。
例如《DOTA2》选手Sumail获得Ti5世界冠军时年仅15岁; 韩国电子竞技选手李勇浩(Flash)14岁出道,15岁就在韩国多次夺得顶级联赛冠军; 《星际争霸2》中国选手李培男14岁就出道,不到18岁就获得了世界冠军。
防沉迷新规出台后,不少业内人士感叹青少年电竞冠军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但在全国体校联合会科技体育分会副会长李继涛看来,事情或许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悲观。
“顶尖球员可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俱乐部可能会派出极具天赋的顶尖球员出国训练,当然,这仅限于天赋极高的‘苗子’。”李继涛分析道。
参赛者的年龄应该是多少岁?
青训体系被打乱的背后,关于电竞选手巅峰年龄的讨论一直是问题的关键。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15-16岁是电竞选手展现才华、快速成长的黄金时期,18-21岁则是才华得以变现的巅峰期。
从事电子竞技行业多年的陈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果18岁之前没有系统的训练,电子竞技运动员成年后取得成绩的可能性很低。 如果从18岁才开始系统的电竞训练,未来中国高水平电竞人才的数量将大幅下降。 如此一来,中国选手将很难在未来的世界电子竞技比赛中占据领先地位。
2019NEST全国电子竞技大赛。图/中国新闻图片网
统计显示,国内电子竞技运动员高达75%患有职业病,平均退休年龄不到24岁。
但电子竞技选手的年龄限制真的那么严格吗?
伽玛数据首席分析师王旭分析,电子竞技行业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断言23岁、24岁是电子竞技选手的年龄上限还为时过早。
“过去,很多不法电竞培训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学员和收入,制造年龄焦虑,导致本应处于学习年龄的未成年人放弃学业,参加培训。此外,一些青少年正处于冲动年龄,在电子竞技的道路上,自控力较差,因过度透支而出现过早衰老的现象,比如因吸烟、喝酒、熬夜等不良习惯而导致身心过度疲惫,所以提前退休并不罕见。” 王旭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防沉迷新规出台后,关于玩家平均年龄大幅提升的讨论也在持续。
李继涛分析,如果针对青少年的防沉迷规定能够严格执行,包括后续禁止账号出租软件,电竞选手的平均年龄肯定会增加。 那么,平均年龄的增加会导致整体表现下降吗?
“对于单纯要求应激反应能力的游戏,玩家的平均年龄较高,整体表现可能会受到影响。但对于需要整体分析能力和策略协调能力的游戏,情况就不一定了。” 李继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王旭还认为,未成年球员的性格特征会影响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 如果你真的热爱电子竞技,那么在18岁之前多学习,18岁之后多练习,身心发育成熟后,取得好成绩也未必不是不可能。 “一些经验丰富的球员,在23岁之后,依靠经验和有意识的预测,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不过,陈明仍然担心队员们的年龄。 “电子竞技本身就是年轻人的专属。 即使延长在这个行业的工作年限,也非常有限。”
获救的电竞男孩
不是每一个喜欢玩游戏的青少年都能从事电竞行业,也不是每一个热爱游戏的孩子都有机会成为一名电竞选手。
受防沉迷新规影响较大的可能是很多普通的年轻电竞从业者。
在李继涛看来,电竞选手是被选出来的,而不是被训练出来的。 他强调,天赋对于电竞选手来说非常非常重要。
2016年,“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成为教育部补充专业之一。 此后,不少高职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社会培训技工学校都开设了电子竞技相关专业。
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电竞专业显然参差不齐。
李继涛表示,他对社会上很多打着电子竞技旗号的培训感到非常担忧。 他担心这些机构会彻底毁掉电子竞技行业的声誉。 他表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防沉迷新规对于推动电子竞技教育正规化来说是个好消息。”
刚刚从中职电子竞技专业毕业的杨林(化名)对未来感到迷茫。 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自己现在18岁,职业电子竞技专业毕业,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以及如何在这个行业立足还不太了解。
“我就是喜欢玩游戏,所以我选择了电子竞技作为专业。” 杨林展示的一份课程表显示,他所学的电子竞技专业,上午上了一些语文、数学等基础课,下午基本打游戏。
“上午的文化课没人听,下午的游戏课全班同学都感兴趣。现在我玩游戏已经三年了,我发现自己没有学到任何技能。 ” 谈起电子竞技中职教育的三年,杨林有些感慨。
近日,从民办职业学院电子竞技专业毕业的李欢满腔怒火。 当他在寻找电子竞技行业相关的工作时,他发现自己所学的电子竞技专业,无论是培训方案还是所学的内容,都与市场严重脱节。 另外,李欢觉得从选择这个专业一直到毕业,他都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现在回想起来,教我们的老师很多都刚毕业一两年,他们本身并不了解这个行业,专业课往往都没有填满。大量的专业课只是为了糊弄人。” “人都沉迷于玩游戏了。现在都毕业了,我感觉更像是学这个专业的人被骗了。” 李欢感叹道。
陈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由于目前电子竞技市场人才稀缺,行业内的专业人才薪资较高。 普通培训机构和中等职业学校根本不可能花大笔资金聘请这样的人才。 “据我所知,他们中的很多人每月花费数千美元聘请应届毕业生和孩子一起玩游戏。”陈明透露。
李继涛认为,国家防沉迷新规出台后,电竞培训成本将大幅增加,敢于拿孩子随便玩游戏来自称电竞教育的机构将大幅减少。
更接近体育赛事
2021年9月8日电子竞技正式入选亚运会的消息,一度让电子竞技圈兴奋不已。
据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OCA)官网显示,2022年第十九届亚运会入选的8个电子竞技比赛分别是:《王者荣耀》、《炉石传说》、《梦幻三国2》、《DOTA2》 ”、《FIFA》《和平精英》、《英雄联盟》和《街头霸王5》。
此外,还有机器人大师赛和VR运动两项展览活动。
事实上,早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上,电子竞技就已经成为一项表演项目。
不仅是亚运会,9月15日正式开幕的第十四届全运会也首次设置了四个线上群众性活动和演出项目。 线上比赛、线下评审决出冠军。
第三方机构Newzoo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观看电子竞技比赛的人数为4.359亿,较2019年增长超过10%。Newzoo预测,全球观看电子竞技比赛的人数将2021 年将增至 4.74 亿。
中国电子竞技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中国已超越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竞技市场。 2020年,中国电子竞技游戏用户规模达4.88亿,同比增长9.65%,用户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种种迹象表明,电子竞技产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电子竞技早已超越“小众”范畴,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体育运动之一。
不仅如此,国内上海、杭州等城市也明确支持电子竞技产业发展,并将其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在电子竞技影响力不容忽视的今天,重新思考电子竞技选手的培养体系似乎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命题。
李继涛直言,他和很多业内人士都在努力推动电子竞技的系统化、规范化发展,这与竞技体育的发展更加相似。
如果未来电子竞技的道路变得越来越像体育赛事,类似的运动员选拔方法能否为未来电子竞技运动员的选拔提供新的思路?
陈明认为,传统竞技体育绝对不可能在18岁之后才开始训练。当然,类似于竞技体育的电子竞技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则。
“可以在青少年阶段设立选拔赛,比如顶尖选手可以进入职业序列,不受防沉迷规定的限制。” 陈明表示,“这不仅可以筛选出绝大多数不适合成为电子竞技选手的普通青少年,让他们遵守防沉迷规定,同时选拔出一些表现优秀的选手,推动电竞选手的发展。”整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