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年夜饭必上的硬菜有哪些?卤鹅肉、烫血蚶等你吃过吗?
为了赶上年夜饭
无数游子千里迢迢回到故乡
年夜饭的菜式,各个地方都有所差异。
作为潮汕人,
大家还记得年夜饭必点的菜是什么吗?
01
红烧鹅肉
汕头除夕夜必吃的一道菜就是红烧全鹅。鹅在潮汕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过去物质匮乏的时候,鹅肉并不是一日三餐中可以轻易享用的。一般只有春节、中秋两大节日才会宰鹅祭祖拜神,然后全家吃。
过年期间,鹅店里的鹅都是整只卖的,不切块。鹅脚和鹅翅都是一起炖的,鹅的内脏,包括肠、肝、肾等也是整只卖的。为什么呢?因为人们买回去祭祀祖先或者神灵,当然要完整的。我们日常食用可以分开买。
02
滚烫的血蛤
按照老习俗,除夕夜家家户户吃蛤蜊,吃完后把蛤蜊壳钱放在门口当压岁钱,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烹制血蛤需要技巧,将血蛤洗净,放入汤碗中,倒入开水(水温不用太高,85度即可)至没过血蛤为止,焯水一分钟左右后倒掉。
烹制蛤蜊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剥开,否则会破坏其鲜味;二是蛤蜊肉要能用手剥开,而且蛤蜊肉要饱满、血腥。这种外壳呈心形的食材,吃起来的味道也和它的外壳一样,血腥的诱惑,但吃起来却非常美味,一放进嘴里就停不下来。
03
火锅转换器
火锅也是潮汕人年夜饭的必选菜肴。
潮汕人把吃年夜饭称为“尾闾”或“守岁”。围炉而坐时,一般在桌子中间放一个火锅,也用来取暖或煮食,但并非“尾闾”的本义。清光绪年间的《潮阳县志》明确记载:“除夕之夜,燃放爆竹,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谓之“尾闾”。换言之,“尾闾”就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
围坐吃饭,寓意避邪避灾。清康熙《澄海县志》记载:“除夕之夜,祭祀祖先,通宵设宴,谓之守夜。吹锣鸣炮,以避邪。”古时“年”或“年兽”曾被认为是一种恶物,会在年底出来祸害人们。为了避险,全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吃饭,互相照顾,所以吃年夜饭也叫“守夜”。因此,围坐在炉边的时间很长,往往是通宵,与今天在酒楼吃年夜饭的匆忙轮换相去甚远。
转炉的作用是把过年祭祖用的供品,主要有猪肉、鸡、鹅、鸭、鱼三大类,以及香菇、木耳、针菜、豆腐干、丸子、豆腐花等素菜放入锅内煮熟分食。最好先把鸡肉、猪肉切成小块,边煮边吃,等味道煮出来后,再加入鸡蛋、豆腐干、香菇、木耳、针菜、丸子、粉丝等食物。
04
清蒸红鱼
除了火锅,清蒸红鱼也是一道必备的菜肴,寓意着来年红红火火、财源广进。做法也很简单,将红鱼洗净切块,加入葱姜辣椒黑豆酱油,等水开后,大火蒸十分钟,一道香气扑鼻、吉祥如意的清蒸鱼就做好了。
05
清蒸螃蟹和煮虾
潮汕人最擅长烹制海鲜,年夜饭中,螃蟹、大虾也是菜谱上的首选。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把螃蟹蒸熟,放入锅中加葱姜片,煮25分钟即可。
煮虾只需将适量的盐放入虾中,在锅中煮三分钟,让虾均匀受热,再继续煮十分钟即可食用。
06
蚵仔煎
蚵仔煎也是年夜饭的必备菜式。先将鲜蚵仔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雪粉水拌匀,洋葱切小块加入,加味精、鱼露炒匀备用。用大火将平锅烧热至七成热,加少许猪油/家常鸭或鹅卤汁,将蚵仔和雪粉水拌匀成糊状,用勺子拌匀后放入锅中,再将鸭蛋剥壳打散后倒在上面煎熟即可。
07
米粉汤
此外,还有米粉、水煮蛋、虾仁、肉片、潮汕墨鱼丸、猪肉丸、牛肉丸等。因为家家户户都有老人,碗里的长米粉象征和祝福他们身体健康、长寿、富贵、兴隆。墨鱼丸、猪肉丸、牛肉丸也代表着一家人团圆美满。
08
咸菜五花肉汤
潮汕五花肉菜肴通常叫辣椒炖五花肉或者五花肉酸菜汤。用了很多辣椒,还用潮汕特产酸菜来调味,味道很独特,很鲜美,据说吃了对身体也有好处。所以,即使价格很贵,潮汕人还是觉得很值得。这道菜的做法并不复杂,只要把五花肉洗净,加粗白胡椒,炖到软烂,再加酸菜片或者酸菜来调味就可以了。
09
大菜盆
芥菜在潮汕俗称大菜,潮汕人年夜饭一般会做一道大菜,寓意大菜(财)聚。推荐大家做一道潮汕古菜——火腿芥菜。芥菜去掉外叶,对半切开或切成小块,用清水冲洗去涩味。将火腿、香菇炒熟后,加入汤汁和芥菜,煮至芥菜变软即可。调味即可食用。
10
蒜蓉炒花菜
蒜炒花菜看似简单,其实寓意深刻。在潮汕人眼中,“花”代表“兴隆”,“蒜”代表“财源广进”,是新年财源广进、财源广进的好兆头。做法也很简单,先将蒜炒香,再将花菜焯水后下锅翻炒,最后加入适量盐、味精即可食用。
但有些人家也会把蒜叶、大蒜和鱼、虾、猪肉等混合在一起蒸、煮、炒,寓意有钱有福(积蓄)。
11
甜汤
咸香的主菜已上桌,寓意一家人“甜蜜幸福”。甜汤必不可少。百合、莲子、红枣、银耳、白果、芋泥、姜薯等都可以,看个人口味。
我家的年夜饭多是用银耳百合白果红枣汤做。银耳用水泡软,洗净摘成小块,红枣洗净去核,白果煮开去外皮内膜,百合用温水浸泡2小时,捞出逐个下锅,等汤有点粘稠就可以关火了。
年夜饭上,大家围坐在一张桌子旁
用杯子喝酒,用筷子吃饭
那种温暖的氛围
每当回忆起这件事,就会让人微笑。
您也有这样的感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