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庭文化和个人的修养,决定孩子的高度!
春节期间,有很多聚餐活动。
餐桌礼仪也是一个老话题了。
一顿饭是否舒适且有价值?
往往体现在用餐过程中的细节上。
懂礼仪的人不仅让人如沐春风,
而且还能让人受人尊敬,走到哪里都容易有好运~
当普通的菜肴上桌时,有人挥动筷子,像长矛一样,像野火一样席卷整个地方。 有的人胆大心细,把事情搅得彻底,就像拔草找蛇一样。 有的人甚至拿起菜碗里的一块肉,掂量一下,再放下。 ,再拿起一块,掂量一下,再放下,最后选出你喜欢的那一块。 夹起来放进大嘴后,还得把筷子放进嘴里吸……
——梁实秋《圆桌与筷子》
看完上面这段话,是不是有人心里嘀咕:这不是用你的口水污染了食物,让大家无意中吃到你的口水吗?
其实,这不仅仅是卫生问题,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餐桌行为严重影响个人形象,因为食物的外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以及背后的家庭文化和家庭。 个人修养和品味。
◆ 举个例子
有一次,一位亲戚带着孙子到他家做客。 吃饭的时候,亲戚的孙子非常喜欢其中一道菜。 出于礼貌,我们把盘子放在孩子附近。 孩子吃得很开心,基本上整道菜都是他一个人的。
此时,孩子的奶奶并没有提醒他要克制一些,注意礼貌。 而是简单地将所有的菜放在孙子面前,说道:“我们都是一家人,来了就是家了,没什么好客气的,吃饭吧!”
这时候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这个孩子虽然十岁了,却不懂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
了解餐桌礼仪的重要性
孔子教导他的儿子:“不学礼,就立不起来”。 一个人如果不懂礼仪,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有许多古老的传统和规矩世代相传。 良好的餐桌礼仪是一个人品格和品质的基本体现,是家庭长期熏陶的结果。 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小养成遵守良好餐桌礼仪的好习惯,让我们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良好的用餐礼仪不仅保证了用餐的质量,而且有利于促进孩子健康的情绪和情绪长期发展。
例如,在吃饭时,可以鼓励孩子分享食物,这不仅会给他们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还能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社会性发展。
吃饭时不要一心多用,不要过多说话,不要撒落米粒。 这样的用餐礼仪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规则感,让他们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而帮助他们养成守时意识。 起居、起居规律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礼仪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是社会性的。 我们每天都会与周围的人接触和联系,而餐桌是发展社交关系的重要场合。
养成文明优雅的就餐习惯,是保证孩子未来在各种条件下适应社会规范、和谐人际交往、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
如果从小就能够养成文明的用餐习惯,那将是父母留给孩子最宝贵的无形资产。 这种资产是永恒的、无限的。 超过了百万家庭的财富,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父母和孩子需要学习哪些餐桌礼仪
1. 膳食准备
吃饭前,让孩子帮忙摆碗、上菜等,准备好后,让孩子邀请长辈吃饭,吃饭前记得洗手。
2、请长辈先坐下,让长辈先吃饭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邀请家里的长辈先入座,并先给长辈上饭。
《大学》云:“万物皆有始有终,万事皆有始有终,知其先后,则捷矣”。 一个人必须了解优先顺序。 晚辈不应该先吃饭,长辈才用筷子。 父母把碗递给孩子时,孩子要双手接碗,以示对长辈的尊重。
3.鼓励孩子帮助家人和长辈夹菜(使用公筷)和盛饭
孩子完成任务后,家长可以表扬孩子:“妈妈,我发现你很会照顾别人。”
4.正确拿筷子
最好给孩子讲讲筷子的起源,教他们正确使用筷子。 光是使用筷子的习惯就能让人显得有教养。 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筷子,一种可以用来盛放各种食物的道具。 它蕴含着“以稳定、简单应对一切变化”的深刻理念。 传统文化的本质是“复杂”,这是我们必须继承的。
5.不要对食物做出负面评价
不要抱怨别人辛辛苦苦为你准备的饭菜不好吃,也不要发表任何不尊重的言论。 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享受每一顿饭。 这种感恩包括感谢大自然在每个季节给我们带来各种时令美食,包括感谢种植这些食物的人们,也包括得到补充。 来自这些食物的营养和能量。
6、规范坐姿
餐桌上,孩子要坐直,保持端正的姿势。 这样不仅好看,还利于消化。
用餐时,应端起中式饭碗,一手握住碗,一手握住餐具,不要低头吃饭,不要将肘部放在桌子上,将双腿放在桌子下面,保持双脚尽可能靠近,不要交叉双脚。 与餐桌保持距离 餐具最好方便使用。
西餐叉子送到嘴边,吃饭时腰也不弯。 双脚保持平放,不要跷二郎腿或晃动双脚。
7、吃饭时不要敲打碗碟或大声喧哗
敲打碗筷、大声喧哗都是非常没有教养的行为。 他们表现出对他人的不尊重,会引起同桌吃饭的人的反感和厌恶。
8.避免在盘子里翻来覆去
取食物时,一次不宜取太多。 在拿起食物之前,您应该吃完碗和盘子。 不要用勺子或筷子在盘子上翻来翻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菜肴。 有些人甚至把盘子里自己喜欢的菜全部拿走,把难吃的留给别人。 这是个错误。 这是非常粗鲁的行为,而且显得很自私。
9、吃饭时尽量不要发出声音
吃饭时要细嚼慢咽,食物在嘴里时不要说话; 喝汤时不要用嘴吮吸,以免发出声音。
10.经常擦嘴
11.不要将筷子放入口中或舔它们
12、不要拿着筷子在桌子周围搜寻
13.不要伸手越过别人去拿食物
14.不要把筷子插在食物上
15.不要从别人盘子里拿食物
16. 取出的食物不要再放回去
17、不准将筷子、刀叉指向他人或用其玩耍、打架。
18.不要东张西望
19. 公共场合不得有不文明行为
告诉孩子,咳嗽或打喷嚏时,应单手捂住嘴,面向无人看管的一侧,并用餐巾或手捂住牙齿、挖鼻孔,以免影响其他客人的食欲展示。
20.不要浪费食物,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21.学会把食物分成小口,小口吃。 不要咬或咀嚼整块。 不要以野蛮的方式进食。
22、用筷子或纸巾捡起吐出的鱼刺、骨头、菜渣。 不要将它们直接吐到桌子上。
23.教你的孩子使用敬语,如“请”和“谢谢”
为了引导孩子向别人要东西(比如桌子上够不到的食物),当有人把食物递给孩子时,你需要使用礼貌用语并微笑说谢谢。
过年期间,家人朋友聚在一起吃饭,免不了要喝酒助兴。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用饮料或开水给长辈敬酒,说“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等敬酒词。
24.吃饭时不要做其他事情
用餐时间是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交流的时间。 提醒孩子吃饭时不准玩玩具、看电视或玩 iPad。 尽量避免孩子在用餐时离开座位和走动。 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不要使用手机。
25.饭后,向准备食物的人表示感谢
对准备食物的人说谢谢不仅是礼貌,而且是感激。
26、吃完饭要离开餐桌,应该向长辈问好。
这也是一个基本的礼仪。 如果孩子先吃完,就应该站起来对大家说“我已经吃过了,请慢慢来”再离开餐桌。
27. 饭后帮忙收拾桌子、收拾碗碟或洗碗
吃饭时的每一个小动作都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 良好的餐桌礼仪会让孩子从小就讨人喜欢,长大后进入社会更受人欢迎。 这些将伴随他们一生的好习惯,将会在他们步入社会后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2022 年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家庭教育公益课堂
《觉醒的父母:让孩子成才的秘诀》
#视频号:天地学院
PS:如果内容对您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视频账号【天地学院】。 基于中国教育智慧,我会分享关于个人成长、夫妻关系、孩子教育、企业管理等有用的内容。